国泰君安:财富分配引发消费分层,必选省钱可选升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越男 于清泰
投资要点
投资机会:1)短期去库存压力下,折扣零售渠道模式的探索与景气度提升;2)大众消费品牌的高端化与多元平台化;3)标准化且精选的服务具备长期成长性。4)低成本的闲暇时间占据。推荐标的:折扣渠道:名创优品;大众品牌升级:周大福、老凤祥、潮宏基;精选的性价比服务:华住集团、锦江酒店、海伦司。
财富分配引发消费分层,必选省钱可选升级。①美日平价消费是不同阶级消费分层,美国信贷福利体系支撑中低层消费繁荣,日本M型低收入群体持续恶化,阶级跃迁无望后导致低消费欲望;②日本平价消费特征:必选消费追求性价比省钱,但在可选品类和服务上追求偶尔的精致和升级;拼命提升效率节省时间,节省的时间都用于休闲娱乐和放松;③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是普遍规律,且教育为代表的服务业持续提价,众多精选服务和平价服务企业崛起;④性价比不意味着消费降级,为兴趣买单意愿更强。万代南梦宫、户外高端品牌Goldwin等细分赛道小龙头崛起趋势明显。
极致竞争后走向集中,性价比/高端/多元/国际化是出路。①消费假设变化:在停滞和负增长中寻找结构性增长。②企业在宏观放缓开始选择扩张份额,这导致消费品的供给内卷和去库存需求,唐吉坷德为代表的软折扣零售借此快速发展;③长期均衡下,阶层的M型分化使得品牌面临重新定位和选择,出路包括:性价比、高端化、多元平台化、国际化出海四大方向。性价比战略更适合最初即定位低价的品牌,更多企业选择了高端化、业务多元化的策略,而出海是大多数日本成熟消费品牌的共同选择。
平价不等于微利,渠道的属地特征强。①平价的两种模式:高性价比和绝对低价,好的东西未必更贵,高客单价但加价率很低;而低价渠道并不意味着低加价率,中低收入现金短缺,信贷资源匮乏,高频小额消费模式需付出高溢价;②渠道核心竞争优势是规模和效率,但属地特征明显:美国更适合仓储式超市,日本适应便利店模式;中国平台模式为主导源自自身市场结构、供需和品牌发展阶段;③服务的性价比,依靠标准化以及产业链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萨莉亚是其中典型代表。④经济文化的强势程度决定品牌崛起的高度,以MUJI为代表的日本品牌不只是依靠性价比,而是借文化崛起,争夺审美定价权。
风险提示:品牌和渠道竞争加剧、消费品库存周转风险、多元化与并购风险,出海市场和监管风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