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蛋子的回忆

来源:个人图书馆-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3-07-08 17:08:32

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吃山药开始剥皮了,开始是山药熬糊糊煮熟了或者在笼里面蒸熟了剥掉皮吃,后来是把山药削皮后或煮或蒸熟了吃,随着各种削山药皮的工具应运而生,山药去皮更方便了,人们彻底离开了吃山药皮的时代。

看过一些资料,山药皮原来还有一些药用的功效,对人的健康还有一定的帮助。这些资料说:“山药皮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用水煮开后,将山药皮外敷在患处,可以预防患处的炎症,缓解患处的疼痛。山药皮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将生山药皮涂在疮面上可以快速消肿止痛。山药皮还具有祛痘的功效,可以缓解痤疮引起的皮肤炎症,可以加速皮肤上痤疮的消退,可用于治疗痤疮。”有的资料说,山药皮对染发还有一定的作用,但山药皮不能生吃,生吃会引起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我记得农村人脚后跟上有裂子,把山药焖熟了,捣成糊糊摸在脚后跟上,用白布包住,过几天裂子就好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想,吃山药不剥皮那个年代,就连吃白面莜面也不剥皮的时代,这些被吃了的粮食的皮应该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处的。患高血压呀、冠心病呀、脑梗呀、半身不遂呀的病很少,农村城市很少见到左手是六右手是七跶拉着一条腿走路不稳的人。

山药蛋子是北方农村顿顿饭离不开的食物,农村每人每年从队里分的口粮有三百斤左右,能分二三百斤山药蛋子,五斤山药扣一斤粮食。山药蛋子就是一家人的主食,因此顿顿饭都不会离开山药蛋子。早晨熬莜面糊糊煮山药蛋子。中午蒸莜面馏山药蛋子,或者是山药馅子莜面饺饺,或者是莜面山药鱼鱼,或者是山药丸丸、山药块垒、山药囤囤、黑老娃含柴等等等等,都没有离开山药蛋子。

有一年年限不好,我所居住的村子里好多户面临断粮的光景。记得是冬天,政府从辉腾梁上的一个村子给调拨来好几马车山药。山药冻得像石头一样硬,家家户户把分回来的冻山药倒在凉房顶子上,吃的时候用盆子上房拣上一些,用冷水泡上,把冰激出来,用手把冻山药的水挤出来,把皮扯掉,滚上些糖精,蒸上吃,挺好吃的。

春天到了,吃不了的冻山药消了,慢慢地晒干了。把晒干的山药磨成粉,变成干山药面,用水和好,搓成鱼鱼,蒸熟了黑亮黑亮的,和炭一个颜色,吃起来有麻嗖嗖的感觉,吃上也能抗饿。有时候把蒸熟了的冻山药用线串起来,挂在房沿下,风吹日晒地慢慢干了,我们饿了摘下来吃,酥酥的有点甜味,十分好吃。

不一样的土地种出来的山药蛋子吃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土地肥沃的坡梁黑土地种出里外黄品种的山药好吃。焖上也好,蒸上也好,变得花花的,沙沙的,非常好吃。我的大姑住在三道沟乡厂汉营大队朱家村,都是坡梁黑土地,种出来的山药特别好吃。我去眊她,什么也不吃,就让她焖一锅山药,贴几个全麦面锅贴子,切一碗咸菜,吃起来非常香。

大姑是个苦命的人,解放前她出嫁的丈夫家里已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妻子。大姑嫁过去不但伺候丈夫,还得伺候双目失明的大老婆,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解放后大姑家被划成地主,大老婆已经去世,大姑成了当然的地主婆。大老婆留下的两个儿子因地主成分没有成过家,大姑生了一个儿子三个闺女,儿子也没找上对象,所幸三个姑娘都有人收留嫁了出去。大姑一直熬到去世也没有摘掉地主婆的帽子,可怜的大姑凭靠着自己的一双三寸金莲趔趔趄趄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每年立夏前后开始种山药,秋风前后起山药,过去没有今天的机械化,都是靠人工劳作。人们干得累了坐在地头歇息歇息,一些年轻人会捡一些干柴草和干牛马粪,点着火把山药埋进去烧熟了吃。人们把烧焦了的皮剥掉,大口大口地啃着吃,两只手和脸蛋子染得黑乎乎的。人们互相玩笑说,有的像包文正,有的像李逵。

我上初中的时候,记得是六一年,村子里的小青年二黑豆在种山药时在地里烧山药吃,晚上肚子疼,村里的丰三和老汉会扎针,给他当霍乱子扎,折腾了一黑夜还是疼得不行。第二天村里用马车把他往中旗医院送,没等去了医院,走到科布尔镇北桥他就没气了。后来有些医生说,他可能是肠梗阻坏死了,村子里的人们猜测说,就是在地里就着冷风吃烧山药吃坏了。

二黑豆本来也不是我们村的人,好像是我们村子南面的一个叫蓿麻湾村的。因他四兴庄村的姥姥生了九个孩子也没生下一个男孩,他姥爷把他二闺女生下的二黑豆领到四兴庄养活,好继承他的财产。二黑豆姥爷解放前有土地几百亩,有羊几百只,雇的羊倌长工短汉好几个,可惜土地改革被分了个净打净,还戴了一个地主的帽子。二黑豆比我大七八岁,人长得漂亮,性格也很善良,经常还逗我们玩,可惜好人没有好的寿数,早早地就走了。

有一年村子里搬来一户人家,男人姓史,是个河北人,在税务局上班,村里人叫他史侉子。儿子在边防部队当兵,他的老婆村里人就叫她史侉子老板。史侉子老板在村子里分口粮并参加村子里的劳动,当时称这种户叫“半家户”。他们是很随和的一家人,和村里人们相处得很好。锄二遍山药的时候,史侉子老板会用锄挖出山药,用手把土擦擦,就吃了。老人说他们老家把山药叫地梨,生着也能吃。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约是六零年、六一年、六二年这三年,我在科布尔一中读书。同学们普遍吃不饱饭,由于营养不良,好多同学都得了浮肿病,腿肿得用指头一捺一个坑。我记不住学校校医给学生发的一种什么药,用来治疗浮肿病。当时各班学生轮流在学校农场干话,有的从窖里取山药倒在大锅里焖熟了喂猪,等山药熟了,我们偷偷地拿锅里的山药吃。冬天宿舍里生着了炉子,我们还从山药窖里偷山药烧着吃。我们在木板上钉上钉子,用绳子拴住木板,把木板扔到山药窖里用钉子扎住山药,慢慢地把山药吊了出来烧着吃。就是说哇,读书人就是聪明,这样的办法很好,每次都能往上吊一两个山药,不过也有放空的时候。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下窖去拿,我们不敢哇,冬天窖盖得非常紧,打不开,只能掏一个小洞用钉板去吊。

食品的紧缺不但使学生饿得慌千方百计找吃的,就连老师们也见缝插针寻东西填肚子。我记得当时有两位老师还因为吃烧山药的事闹翻了,一位老师准备上课走的时候在办公室火炉子下面放了几个山药,估划下课了山药也正好熟了能吃了。不巧的是另一位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看到火炉子下面的山药正好烧熟了,就剥着吃开了。这时烧山药的老师回来了,看到他烧的山药被人吃了,就叫唤着骂开了,不是别的老师劝说,两个人险些打一架。

头一年种了山药的地茬口比较好,二年开春耙耘了种小麦。在耙耘种地时会翻出头一年没拣净的山药,干活的人把这些山药拣回家,洗净蒸着吃。颜色黑黑的,吃起来沙沙的,还稍有一点麻嗖嗖的感觉,也挺好吃的。

啰啰嗦嗦讲了一些对山药蛋子的回忆,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最后我想的是,咱们万万不能忘记山药蛋子,特别是我们从庄户地走出来的人。

就是今天我对山药蛋子还是情有独钟,顿顿饭总离不开它,吃上软绵可口,肚子也感到舒服。

关键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