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让民法典从村角院坝走到椒香田间|当前时讯

来源:金台资讯 2023-06-09 20:23:23

活动现场。江津法院供图

6月7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联合民法典国民教育科普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典宣讲团、先锋镇保坪村村委会,在先锋镇保坪村携手开展“民法典进保坪”法治宣传活动。

院坝普法 涵盖“衣食住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车载便民法庭缓缓驶入保坪村讲理坝,引起了不少村民们的驻足围观。江津法院民三庭庭长程松向大家宣讲农村建房的相关法律知识,详细解读了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的流程,并结合审判实践的常见问题总结了“农村建房四注意”,通过“以案释法”的生动形式,使“要签合同”“建房需资质”等注意事项深入人心。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民法典国民教育科普基地主任侯国跃以《“四书”民法典》为题,为村民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选址修坟有讲究吗?”“父债子要还吗?”侯国跃将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编、合同编等7编的内容,以15个趣味问题引出,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讲解,传递各种涉及衣食住行的法律知识,听课现场不时响起百姓们的笑声。

院坝课后迎来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保坪村村干部周霞,因日常工作生活中遵纪守法、善学法用法,时常带领家人主动向村民宣传民法典,是村里的普法标兵,被农业农村部和司法部共同授予“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村委会现场向其转授奖牌。周霞就自己切身经历,向村民分享学法用法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在现场,村民们纷纷向在场的法律专家提问。宣讲团成员和法院干警在分发宣传资料的同时,为大家一一细心解答。

田间释法 不“焦麻”只“椒麻”

院坝散场,众人从讲理坝漫步到花椒田地间,花椒采摘期随处可见忙碌劳作的村民。“老乡忙着呢?给您送点儿民法典的小册子。”程松将宣传小册送给村民。

“你们来得正好,我焦麻了!”一位大爷皱着眉头放下花椒枝说道,“我借出去三万块钱!那个人卖花椒有钱都不还我!他们说过了啥子时效,打官司都赢不到!”经过仔细询问,得知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尚未过诉讼时效,程松笑着向大爷释法:“现在不焦麻了吧?好好享受花椒的椒麻!”

侯国跃则是坐在村民中间,加入了花椒剔枝的活动。闲聊中,他不仅解答了村民的问题,还赠送了其参与编纂的书籍《民法典与百姓生活100问》,鼓励他们多学习法律知识。“没想到教授、法官们这么亲切,把法律知识送到我们田地里来!”村民们连连表示感激。

近年来,江津法院不断拓展车载便民法庭应用场景和形式,在打通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的同时,让法治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水平。下一步,江津法院将继续主动将审判工作融入服务法治乡村建设,建立完善“院校村”联动普法宣传机制,用更丰富的形式、更实在的内容、更多主体参与,推动乡村司法服务“活起来”,让法治精神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杨妮、王禹婷)

关键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