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引导的完全血运重建有利于老年心肌梗患者
【资料图】
根据 2023 年 ESC 大会 8 月 26 日热线会议上提出的最新突破性研究,与 75 岁或以上患有多支血管疾病的心肌 (MI) 梗患者相比,生理学引导的完全血运重建与仅罪魁祸首血运重建相比,可减少缺血事件。
75 岁或以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的代表性往往不足,并且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治疗具有挑战性。例如,完全血运重建术在年轻患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对并发症风险较高的老年患者的影响尚不确定。
指南反映了数据的缺乏,对于患有多支血管疾病的老年心肌梗患者的血运重建类型没有具体建议。ESC 指南指出,患有多支血管病变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 (STEMI) 患者在出院前应考虑对非肇事病变进行常规血运重建。对于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 (NSTEMI),ESC 指南建议对老年患者采用与年轻患者相同的干预策略。
为了解决这一知识差距,FIRE 试验研究了对于患有 MI 和多支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基于冠状动脉生理学的完全血运重建是否优于仅罪魁祸首策略。如果患者年龄至少 75 岁,曾因 STEMI 或 NSTEMI 入院,已成功对罪魁祸首病变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并且患有多支血管病变且非罪魁祸首中至少有一个病变,则符合资格冠状动脉的最小血管直径为2.5毫米,目视估计直径狭窄为50%–99%。
在成功治疗罪魁祸首病变后,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仅罪魁祸首治疗或生理学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生理学指导的完全血运重建组的患者接受(1)使用基于线和基于血管造影的测量进行的生理评估,以及(2)对所有功能上显着的非罪魁祸首病变进行 PCI。在指数干预期间或在指数住院期间的分阶段程序中,允许对非罪犯病变进行生理评估和 PCI。仅罪魁祸首血运重建组中的患者没有接受任何生理评估或非罪魁祸首病变的血运重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