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无法再造“东鹏”
在茶百道奔赴港交所、喜茶联名款爆火网络的时候,走“能量饮料路线”的东鹏饮料也表现不俗。
东鹏饮料2023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60亿元,同比增加27.24%;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46.84%。按照这一发展速度,东鹏饮料全年冲刺百亿营收有望。
然而,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的业绩却阻挡不了股东逃离的脚步。
(资料图)
今年5月29日,20位股东IPO前获得的股权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其中,13位股东当天就发布了减持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574.15万股,占总股本的8.9352%。
这些股东给出的减持理由均是自身资金需求。如果按照公告日收盘价165.23元/股计算,上述股东将套现59亿元。
图 / wind
次日,东鹏饮料股价低开低走,盘中出现今年的最低值148.71元/股,最终收跌4.26%。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套现离场的东鹏远道、东鹏致远、东鹏致诚为员工持股平台,东鹏饮料实控人林木勤均持有部分股份。另外,计划减持不超过2344万股的鲲鹏投资是林木勤及其子林煜鹏的控股企业。
实控人及相关大股东纷纷套现,东鹏饮料到底怎么了?
1 业绩狂飙,
股价却跌了
对于东鹏饮料交出的2023年上半年财报,外界给予了高度评价,多家研究机构认为这是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给予了增持、买入的评级。
2023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收54.60亿元,同比增长27.24%;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增长46.84%。
图 /东鹏饮料2023年半年报
虽然东鹏饮料的“大本营”广东区域贡献了34.45%的主营业务收入,仍然是绝对的销售主力,但增速仅有14.05%,仅高于广西区域的6.98%,明显低于整体营收增速。
图 /东鹏饮料2023年半年报
除此之外,华东区域实现销售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33.53%;华中区域实现销售收入7.04亿元,同比增长27.98%;西南区域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59.71%;华北区域(含北方大区)实现销售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67.91%。
对于这份业绩,东鹏饮料在财报中进一步表示,2023年上半年,随着人员流动的活跃、消费场景复苏,给公司经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由于主要原材料白砂糖的价格持续上涨,给成本带来一定的压力。
竞争对手的强势出击以及宏观环境的变化,都让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但东鹏饮料十分自信,豪言“坚信没有任何理由不增长”。
相比于东鹏饮料,投资者显然没有这样的信心。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业绩发布次日(8月7日),企业股价不涨反跌,下跌0.42%,报收181.39元/股,这或许还可以说与当天饮料制造板块整体下滑1.33%有关。
但是,8月8日,饮料制造板块上涨0.58%的情况下,东鹏饮料再次高开低走,最终收跌0.90%。
投资者套现离场在资本市场是常态,但也从侧面说明,投资者对于企业股价长期保持继续上涨态势没有足够信心,才会选择减持股份。
2 大手笔分红,
但留不住股东
实际上,东鹏饮料对股东并不吝啬。
自2021年5月上市以来,东鹏饮料分别在2021年中期、2021年度、2022年度进行了分红,金额分别为6亿元、6亿元、8亿元,总金额已经达到20亿元。
若以林木勤持有的49.74%股权计算,其分走了将近10亿元。
图 /wind
即便如此,股东们套现离场的决心依旧强烈,都是在IPO限售股份解禁之后,就立即争先恐后地减持股份。
按照规定,公司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IPO前持有的股份限售期为12个月,到2022年5月27日限售期正式届满。到期两天前,东鹏饮料就收到了君正投资的减持计划,其计划3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股份。
不过,在这一轮周期内,君正投资最终未减持。
图 /东鹏饮料公告
就在第一轮减持周期结束的第二天,君正投资就马不停蹄地披露了第二轮的减持计划,最终减持141.14万股,套现2.50亿元。
图 /东鹏饮料公告
第二轮减持周期结束之后,君正投资紧接着提出第三轮减持计划。8月17日,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君正投资共减持公司股份375.48万股,再次套现6.79亿元。
图 / 东鹏饮料公告
就在君正投资减持之际,又有20位股东的股份解禁。
5月29日,股票解禁流通当天,就有13位股东披露了减持计划,计划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3574.1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9352%。(注:解禁日为2023年5月27日(周六)为非交易日,该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日为5月29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