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焦点:错峰出行,我终于发现了淄博烧烤爆火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五一假期的话,那一定是“热情”。
4月28日,上海虹桥火车站的盛况比春运还火爆,当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火车票早就全部售罄。30.9万人次的日均客流量,也一度创下了新纪录。
就算在大城市选择时间相对灵活的自驾,想要一下班就出发,也要花费近2个小时才能见到高速入口。更不用说最高限速120的高速公路由于车多,平均时速只能开到七八十了。
(没错,这是一张吃货地图,欢迎大家咨询各地美食)
所有人都憋了3年,出行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公社也有几位小伙伴提前订好了往返机票,准备和三两好友一起出去透透气。
但看着刚提的工作车,社长却犯了难。
大好的5天小长假,天气也不错,不去遛遛新车,未免有些可惜。然而景区和步行街又必然是下面这番场景,想想就觉得心累。
那么唯一的解决方案,就只剩下“错峰出行”了!
刚巧,前段时间淄博凭借烧烤火出了圈,据说排队都要排上好几个小时。赶着五一的小尾巴错峰去淄博,运气好的话即到即吃,肯定会是一次性价比极高的旅程。
那么,生活恢复正常之后,自驾游又怎么才能玩得舒服?
淄博爆火背后,真的仅仅是因为烧烤好吃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结合出行时间、以及沿途值得一逛的地方之后,社长最终制定了这套行程规划。
4月29/30日“别人出门我休息”,家里(jia)蹲(ban)两天,为出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5月1日“别人休息我出门”,清晨起个大早去秦皇岛阿那亚看海、逛艺术展。由于门票限量,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游玩体验;
5月2日“别人出门我休息”,路过天津吃饭/修整一天;
5月3日“别人休息我出门”,前往淄博市临淄大院“进淄赶烤”;
5月4日“别人上班我回家”,返京。
这种逆着人流的错峰出行,最大的好处就是游玩体验会好很多。就有点像拿了VIP速通卡,不至于走到哪就排队排到哪。
人少的话,也更容易拍出美美的照片:
去的时候全程免高速费,返程的高速费又能和回落的酒店价格相抵消,不亏。
(我们住的这家民宿现在是268/晚,小长假最后一晚只贵了30块)
而且对于纯电动车来说,错峰出行无疑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我们知道,一台2吨重的车要想以120km/h的时速前进,突破风和地面阻力的驱动功率往往需要20+kWh/100km,这是物理特性决定的。
这也就意味着纯电动车压着限速跑高速,往往会接近2:1掉电。我们这台85度电、715公里续航的哪吒S,实际400公里左右就需要充一次电。
如果不是满电出发,应对北京-秦皇岛、秦皇岛-天津、天津-淄博这3段300公里的行程还真有些吃力。
就比如社长最终到达淄博时,就只剩下58km续航,得亏在高速上去趟卫生间的功夫,充了15分钟(7kWh)。
这时,错峰出行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错峰出城,每个服务区都有空桩。在服务区去个洗手间的功夫充一小会儿电,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而且相比车流密集、拥堵加剧的返城路线,出城这边却岁月静好,能够一直压着限速跑。
真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大概就只剩下“假期出游的氛围”没那么浓厚了。
就比如我们这一路上,只见到了唯一一组“错峰赶烤”的考生:
但从空荡荡的货舱来看,这位邯郸(冀D)的考生明显是有备而来。
进淄是长假最后一天,免排队、免高速费;出淄时只要装满山东的新鲜蔬菜,回去挣个差价不说,走绿色通道还能再免一回高速费。
(上面这些蔬菜,淄博的零售价格普遍在0.6-3元/斤不等,批发会更便宜)
社长临走前也在当地的果蔬店买了点山东旱黄瓜(3元/斤)和夏日阳光番茄(6.8元/斤),准备带回去当零食吃。
价格嘛,比北京这边便宜至少一半不说,而且一看就是现摘的。
这也和之前网传“2块钱1串”的牛羊肉(20串为1斤)、“1块钱1串”的五花肉、3块钱一份的烧烤小饼价格对上了,不得不感慨淄博人民生活之幸福。
但低物价,却并不是淄博火遍全网的主要原因。
由于错峰的缘故,社长初到淄博,已是晚上8点左右。马路上的车已然不算多了,但在烧烤大院周围的每一个路口,依然有大量的警察叔叔和志愿者在维持秩序。
路口排列整齐的桩桶,似乎在讲述着这个假期迎接了十几万人次的“辉煌过往”。
(晚上依然在执勤的警察叔叔和志愿者们)
淄博的街头,也颇有几分孔孟之乡的遗风。几乎所有的汽车都在自觉礼让行人,走错路了打个转向灯,后车也会心照不宣地多踩一脚刹车,给前车变道留出空间。
但最让社长感到意外的,还得说是停车——
众所周知,在人生地不熟的景点,停车是个老大难。导航显示的停车场必然人满为患,再开去周边的停车场不仅得多走路,堵车也是必然的。
但这次淄博的做法,却给所有旅游城市(虽然淄博是个工业城市)打了个样。
我们去的地方叫临淄大院,就是“淄博烧烤看临淄、临淄烧烤看金岭、金岭烧烤清正源”的那个临淄,可以简单理解为烧烤一条街,有好几十家店面任君挑选。
(尽管晚上10点就只进不出了,一天的客流依然要接近2万人)
(不冷不热的天气,最适合露天烧烤了)
淄博市政府为了缓解周边的停车压力,在1公里左右的地方开辟了一个新的超大型免费停车场,每一个路口都用下面这样的路牌指示这个停车场怎么走、还有多远,生怕大家找不到。
停好车之后,可以乘坐下图的免费摆渡车到临淄大院。5分钟一趟,一直运营到晚上10点。
大院那边也同样有摆渡车送游客回停车场,民族团结专线的名字也非常应景。
遥想当年的北京车展,下午3点多还没闭馆,摆渡车就停运了。想要去2公里外的停车场,要么顶着数百人排队打车,要么推上半个小时……淄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可见一斑。
而到了晚上10点,大院所有的烧烤摊都要强制关火,周围的消防车和警车才能逐步退场,热闹的一天也终将归于平静。
你要问淄博烧烤好不好吃?社长作为半个美食家,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淄博的烧烤大概是店家先把腌好的肉预烤个7分熟,然后端上来再在每一桌的炭火小炉上进行二次烤制。烤完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配上山东本地的大葱蘸酱,或者用小饼夹着吃。
这样做的好处是先用大火烤熟外壳、锁住里面的汁水,肉会更嫩一些;而后用小火慢慢烤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炭火烤串的香气。
在这里,不仅味蕾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自己动手的仪式感、淄博特色的吃法以及万人空巷的氛围,也会让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太好吃了以至于忘了拍照,只能找个网图示意一下这样子)
但淄博对外来游客的热情,却不仅仅在吃得肚圆的烧烤里。
就比如随处可见的“淄博欢迎你”、“在淄博很想你”:
再比如,不看痕迹看业绩的标语:
而且这“担当作为”的硬话,可并不是说说而已。淄博市政府为了防止资本进入、影响城市口碑,对餐饮和酒店类的消费实施了限价,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积极处理。
一晚小几百块的酒店价格,在动辄千八百的五一假期里,无疑是一股清流。
再比如,全体淄博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整个五一假期,淄博当地的公职人员、乃至企业员工都自愿停休,轮流值班为外来游客们义务奉献,也是在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许多淄博本地人也宁可把车停在一公里之外、走路去上班,也要把车位让给外来游客。甚至还免费派发水、纸巾和零食:
卖东西的商家,也自愿打出了淄博的宣传语,方便游客拍照打卡:
这种“我爱我的家乡,希望这里能被人瞩目”的态度,或许就是淄博这座城市能够爆火的底层逻辑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联合国所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中国是其中唯一一个拥有全品类的国家,山东则是国内唯一一个拥有全品类的省份。
而淄博拥有其中的39个工业大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
这里不仅每年产出了全球40%的布洛芬,全球35%的抛光粉,全球15%的高档色织面料……甚至连核潜艇的电池、火箭的隔热材料,都离不开淄博的工业实力。
很多人同样不知道的是,淄博市政府的大楼始建于七十年代,建好后一直没有改建或者重建,就一直保留着以前的风貌和印记。
但淄博现在的街景,却是这样的:
满目的春色,仿佛将花园搬进了闹市区,和年代感极强的市政府大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淄博从来不想背靠烧烤或者旅游业,成为一座新的网红城市。而是抱着做实事、做大事的态度,在积极拥抱实业,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价值。
我想,这才是淄博这座城市,最值得尊敬的地方吧。
公社社群不止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车圈社友!还有行业一手资讯、工厂探秘活动、新能源车干货、真实车主分享、不定时开启活动还有机会赢好礼。
悄悄说“滑布李和社长也在群里呦!”
长按社群小姐姐兔头的二维码,回复“大群”、“比亚迪”等即可进群。
关键词: